News & Events


【瓦轴故事 · 劳模篇】以技能服人带出了“尖刀班”

发布时间: 2022-03-12


“产品的沟摆不好,有可能是因为进给量过大,也有可能是导磁块没修平;产品的锥度发生变化,不一定就是金刚笔钝了,还有可能是机床头架没紧固。”班前会上,瓦轴集团精密传动轴承公司磨工一班班长郑会波正结合上一班出现的问题,对班组成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机械电子专业,郑会波进入瓦轴集团,被公司选派到精密传动轴承公司,参与国外引进数控立磨的验收、调试及立磨班组建设。他先后荣获瓦轴集团质量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工人先锋号团队带头人、劳动模范等称号。

     从轴承加工的“门外汉”成长为工人技术专家,郑会波说得益于多年生产一线的摸爬滚打,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解决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的攻关中。

   “要建好20人的大班组,我先从做强自己开始。”郑会波说起了他和班组“老大哥”王师傅的故事。

      王师傅技能水平很高,但因为理论考试成绩不好,导致在公司员工技能评定中等级不高,平日爱发牢骚,影响了团队士气。郑会波并没有急着去改变,而是经常找他聊天。渐渐地王师傅吐露了心声:“不是不支持你工作,我就是不服气,有理论有什么用?”郑会波微笑点头表示理解,心想一定要向他证明理论的重要性。

    

       机会来了。王师傅换活后机床加工的套圈外观有棱子,调整了小半天也没有解决问题。郑会波测算了一下工件和砂轮的线速度,发现二者之比不合理,于是通过调整工件转速轻松予以解决。王师傅高兴地说:“你小子行呀,有两下子。”郑会波不失时机地说:“看见了吧,这就是理论的重要性。”随即把主轴转速与线速度的转换公式教给了他。那次以后,王师傅的工作态度有了明显变化,遇到培训也都是认真学习做笔记。

   “平时工作中遇到问题,我总是查找出原因后,再结合现象对班组成员进行培训,避免同样的问题在其它机床再次出现。”在郑会波的带领下,班组全员技能快速提升,磨工一班成为公司“敢啃硬骨头、能打硬仗”的“尖刀班”,先后完成了森吉米尔轧机轴承、盾构机轴承、风力发电增速机轴承等上百种替代进口高端轴承的加工任务。